1月末,幾十個國際代表團和支援性組織參與了第52屆國際穀物協會線上會議。國際貿易政策副主席Peter Bachmann代表美國稻米,作為美國代表團的顧問參與了本次會議。
會議上各位代表探討了大米、大麥、玉米和大豆的市場情況和發展前景,還分享了個代表團和組織對新冠疫情影響的評估。理事會報告預估與2020年相比2021年大米貿易的量將上升5%,印度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商。
會議前,美國稻米參與了理事會贊助的穀物論壇,該論壇被認為是穀物行業交流的重要工具。私營企業、國際組織(比如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政府機關與大家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Bachmann認為:“在6月的國際穀物協會研討會之前召開一個這樣的線上會議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幫助我們了解國際穀物市場的產量、貿易進展等,尤其是考慮到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
國際穀物協會認為,疫情的主要影響是穀物和油籽價格及相關運費持續數月的上漲以及全球出口集裝箱短缺。
Bachmann表示:“週四舉行的穀物論壇提醒人們多用數字貿易便利化工具(如電子植物檢疫證書)降低成本,提高運輸效率並同時保持問責制。對於採用這些新技術,美國持開放態度,但只有當它們被我們的客戶更廣泛地接受時,它們才真正有效。希望這個論壇能令海外相關部門的人擁有更開放的態度。”
國際穀物協會是一個旨在進一步促進穀物貿易方面的國際合作的組織;希望促進穀物貿易的擴張、開放和公平;並幫助穩定糧食市場和增強世界糧食安全。